第99章 第一个开路的人-《大明国师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【教书育人救不了国家而且,总得有人来做事的。】
    【姜先生,实业便可以吗?】
    【实实在在创造的物质,想来总归是有点用的。】
    现在想来,姜星火却开始有些反思。
    便如洋务运动一般,其实对于一个老大封建帝国来说,你给他什么器物,譬如燧发枪、火炮、化肥、蒸汽机等等,作用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
    从根本上来说,如果不发起一场思维变革,自根源上改造统治阶层的思维,推翻愈发僵化保守的理学,那么走到最后,还是“我大清”的老路。
    一时的器物先进,没有配套的、同步先进的思维,并没有任何卵用。
    而这时,姜萱也被姜星火的话语震惊了。
    “啊?你、你说什么?”
    姜萱顿时愣住了,呆呆的望着姜星火。
    开宗立派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他疯了吗?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堂哥做学问什么水平,姜萱还是略有耳闻的。
    二十岁就达到了童生大圆满。
    俗称,
    ——半步秀才境。
    这种水平在敬亭山自然算是姜氏一族的青年才俊,但是在南京乃至大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开宗立派这种说法,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啊!
    “我决定了。”姜星火目光坚定的道:“你就不必劝我了,我这里还攒了些银钱,你拿着,雇正规车行的马车回家。”
    说罢,姜星火掏出了一个小布袋,把他讲课所得的银钱递给了姜萱。
    婶婶对他很好,即便他在这个世界的父母已经去世了,仍对他照顾有加,可他却变卖祖产辜负了这份恩情,他于心难安。
    更何况……
    如果他继续留在这个世界,写文章触怒了士绅阶层,也是早晚会被搞臭、搞死的!
    虽然这就是姜星火的隐蔽作死意图之一。
    但他宁愿自己早死早穿越,也不想连累了婶婶她们。
    至于其他的事情,至少他尽力了,问心无愧。
    “堂哥……”
    姜萱欲言又止,可看着姜星火坚定的目光,她终究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。
    “回去过你该过的日子。”
    丢下这句话,姜星火转身朝诏狱内走去,背影显得格外孤寂与萧索。
    姜萱沉默的站在原地,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眼眶微微泛红,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。
    她没想到,姜星火竟然真的会决定出狱了也不回家了。
    这个消息,无疑是晴天霹雳,打击了少女不算坚强的内心。
    姜萱总觉得,堂哥或许有什么难言之隐。
    可是,她又无法阻拦姜星火,只能暗暗祈祷着,希望堂哥能够渡过难关,重新站起来。
    “哪怕是出狱了,姜郎真的不打算回家吗?”
    看着姜星火从值房里出来,李景隆好奇地问道。
    “不打算。”姜星火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    面对他的问题,姜星火沉默了片刻。
    为什么呢?
    最终,姜星火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    “以前我觉得教书育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,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在的事情,创造一些真实存在的物质,或许能改变这个世界。”
    “现在想法变了?”
    “想法没变,我还是觉得教书育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,但或许有一种事情,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。”姜星火淡淡说道。
    “什么事情?”
    李景隆似乎还没从讲课的捧哏角色里脱离出来,问个不停。
    “一时半会儿既然死不了,那或许是老天注定的安排。”
    “人活着,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    “我现在就想尝试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拿起笔,用自己的文字当做武器,去批判、去改造这个世界,改造的不是物质,而是思维是人脑袋里固有的东西,我觉得只有把思维改变了,才有可能进一步地去做一些其他事情。”
    姜星火语气平缓地说道:“倒也不是我异想天开,而是确实这种事情,是在我的认知里真实存在过的。”
    正如西方有启蒙运动,东方有新文化运动。
    思维变革,永远都是指导人们前行的动力。
    姜星火穿越的时候,虽然并没有亲眼见到过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发生,但他也确实体会到了,哪个时代的不一样之处。
    只有心中有理想信念,那些觉得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事情,才能成为现实。
    这并非是唯心主义论调,也并非是主观决定客观.不是那回事。
    而是正如姜星火昨天所说的那样,人是活生生的人,他也是一个且是存在的个体,那么既然是人,就不能抛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。
    而现在姜星火就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主观能动性。
    譬如在大明的思维界里,开辟出一条新路来?
    固然周树人说过,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。
    可总得有第一个人去走,去开路,不是吗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第(3/3)页